探索生活百科

严正华治疗便秘经验

探索生活百科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异常,导致大便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延长的疾病。便秘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症状。中医治疗便秘有丰富的经验。先秦时期就认识到便秘与脾胃寒、肠热、肾病有关。比如《素问·厥论》说:“太阴逆则腹满胀满,不利背部”。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滞于小肠,则肠内疼痛。若有热渴,则硬干肠出不来,故痛而堵。是之。”它。”张仲景对便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病机机制,并提出承气汤、麻子仁丸、厚朴三五汤等方剂来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 ,为后世医家确立了治疗便秘的基本原则。金元时期,李东源强调饮食作息与便秘的关系,并指出治疗便秘不可乱用泻药。正如《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所说:“若饥饱劳累,损伤胃气,食辛辣鲜味,则助火邪,留于血,耗散真阴,导致津液不足,大便干燥。” “治疗疾病时,巴豆、牵牛花之类的东西不能一直用,这样会损伤津液,使结干结,反复打结。极端情况下,管子导不下去。” ,并且将无法挽救。”清代程中龄《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将便秘分为“​​实便秘”、“虚便秘”、“热便秘”、“寒便秘”四种类型,并分别列出了各类型的症状、治疗和方剂,提供参考。为子孙后代治疗便秘。

颜正华教授认为,便秘的内因包括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年老体弱等,而外因则是外邪所致。从病因病机来看,若燥、热、瘀积于肠胃,则属泌热;若有燥热、瘀血积于肠胃,则属泄热;气机受阻,则属气分泌;气机受阻,则属气泄。气血不足,则属分泌不足;气血不足,则属分泌不足。若寒邪蕴结,则属寒泌。四者之中,虚与实是重点。热秘、气秘、寒秘为真,阴阳气血不足者为虚。

诊断与分类

泄热 泄热的主要症状是大便干燥,腹胀疼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小便短红,舌红苔黄干,脉滑数。治法为清热导滞、润肠通便。常用的方剂是马子仁丸。常用药有大黄、枳壳、厚朴、火麻仁、决明子、全瓜蒌瓜、何首乌等

气便秘的特点是大便干燥,大便不通,或排便不适,腹鸣,腹痛,嗳气频数,胸胁胀满,舌苔薄腻,脉弦数。 。治气滞。常用方为六魔汤。常用的药物有木香、埃及草、大黄、槟榔、枳壳等。

寒性分泌 寒性分泌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腹痛胸闷、饱胀拒按、手足冰凉、呃逆、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常用方为温脾汤。常用的药物有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肉苁蓉、黑根等。

气虚秘 气虚秘的特点是大便稍干、硬,虽欲排便却排便困难,用力时汗出气短,排便后疲倦,面色苍白神疲,舌淡苔白。苔薄弱,脉细弱。治疗以益气润肠为主。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火麻仁、白蜜、陈皮等。

血虚秘 血虚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面色晦暗、头晕心悸、健忘、口唇淡白、舌淡苔白、脉细。以养血润肠治疗。常用方为四物汤合润肠丸。常用的药物有当归、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等。

阴虚秘密 阴虚分泌的特点是大便干燥、消瘦、头晕耳鸣、颧红、烦躁不安、睡眠不足、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 ,脉搏细而快。以滋阴通便的方法治疗。常用方剂有益胃汤、增液汤等。常用药有玄参、麦冬、生地、当归、石斛、沙参等。

阳虚秘 阳虚分泌的特点是大便微干,排泄困难,小便长而清,四肢微温,腹冷痛,腰膝冷,舌淡苔白,脉缓缓。 。以温阳泻药治疗。常用方为温脾汤合济川煎(加减)。常用药物有肉苁蓉、锁阳、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干姜、附子等。

治疗方法

严正华教授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常采用润肠、行气、攻下三法。

润肠法 此法是严正华教授常用的方法。针对临床症状,常用决明子、何首乌、瓜蒌、黑芝麻、火麻仁、肉苁蓉、当归、蜂蜜、郁李仁等。颜正华教授认为,临床上治疗便秘不能仅以角蛋白为主,而应以调节脏腑功能、调动体内因素为主,宜选用药效温和的药物。对于不急的便秘,以上述药物为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患有其他疾病、便秘的患者,常采用此法作为辅助治疗。其中黑芝麻、肉苁蓉、当归、蜂蜜等都是可以补充精血的佳品。它们温暖多汁。可以滋补身体,攻邪而不伤身,适合体血不足者食用。如果同时有发热症状,则是首选。决明子、瓜蒌、何首乌等寒凉品;对于气滞明显者,常与枳壳、枳实、槟榔等行气之品配伍,以增强清肠的功效。气滞轻者用枳壳,气滞重者用枳实,气滞重者用槟榔。润肠药虽然药性温和,但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合理,就能达到泻药的效果,安全性好,易于控制剂量,对于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特别安全。

健康运法 对于气虚不能行肠,或年老体弱,气血虚弱,大便不通者,颜正华教授常用白术养中州,健脾通便。移动肠道。这类患者的大便不是很干硬,但排便困难,用普通泻药很难缓解便秘。必须进补,以健脾胃、正升降、清肠便。白术泻药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原文云:“若大便坚硬,小便自导,去桂甲白术服之。”于家彦认为,白术可以“养大便”;王令友认为“白术是健脾的主药……可以用来燥湿”。严正华教授临床上常加减韦龙祥白术泻药方(白术、熟地、升麻),总收到良好效果。对于燥结便秘者,用大黄、芒硝。阳气弱者,去地黄,加肉苁蓉、当归、黄芪等;阴液不足者,用地黄与瓜蒌、麦冬合用;年老体弱者,加肉苁蓉、当归等补益精血,白术用量一般从15克起,根据病情,可用30-60克,只要大便通畅不溏即可。大便稀便易生白术,炒白术可增强健脾利湿的功能。

治疗肠道阳明府燥便秘的方法。临床表现为“虚、满、燥、实”。古今医家均用大黄、芒硝等治疗热结。严正华教授也常用这种方法。此法用于治疗长期便秘而有明显湿热之象的患者,或腹泻而轻剂量难以见效,但患者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严正华教授应用大黄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效果不明显,请增加剂量。一般用大黄6g,每日以大便4~5次为限。如果超过,则减少用量,如果小于1倍,则增加用量。使用芒硝时,常改用通便作用较温和的玄明散,既能缓解便秘又不损伤身体。针对临床症状,用芒硝、大黄,常与枳实、槟榔、厚朴等行气之品合用,以增强清肠之力。严正华教授运用此法,严格控制用量,祛邪而不损善。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常为虚实夹杂、寒热夹杂。上述三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常根据情况组合使用两种或三种方法。一般习惯性便秘,若热结不重,虚象不明显,润燥法往往能奏效;热结明显、湿热瘀滞者,常以攻法为主。对于虚化现象明显的,首选强化法。临床应用需明确发病机制,根据具体症状灵活应用。

医疗记录示例

案例1

李某,女,74岁。初诊时间:2009年6月20日。主诉:便秘2年余。

现病史:便秘难以解决且无法彻底解决,2~3天1次便秘,多梦,偶有心慌、恶心等症状,属正常,舌下紫、暗舌苔黄腻,脉沉弦。

辨证:精血亏虚,湿热蕴结,气滞。

治疗:补精血、祛湿行气、润肠通便。

方药:瓜蒌30g、葱皮12g、丹参20g、陈皮10g、生何首乌15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当归12g、决明子30g 、生黑芝麻30克、蜂蜜(浸)30克、小豆蔻仁5克、枳实6克、枳壳6克。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适当锻炼身体。

第二次咨询:2009年7月4日,大便仍难消化,每日打嗝一次,偶尔反酸,早上起来口苦,小便有异味,舌暗黄腻脉重而弦。

方药:瓜蒌30克,芫荽皮12克,丹参20克,陈皮10克,何首乌15克,栝仁5克,枳壳10克,培兰10克,火麻仁15克,15粒克玉立人、当归12克、决明子30克、生黑芝麻30克。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大便通畅,每日一次,无其他不适。

按 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异常所致。本例患者70多岁,精血亏虚,润肠功能减弱;湿气气滞,运化不通,大便不通。治疗以补精血、润肠燥为主,兼以祛湿行气。切忌为了见效而大量使用硝、黄等苦寒攻品。方用瓜蒌、生何首乌、火麻仁、郁李仁、当归、决明子、生黑芝麻、蜂蜜润肠通便。其中当归、生黑芝麻、蜂蜜还具有滋精、补血、益气的功效。 ;白白、陈皮、豆蔻仁、枳壳、枳实理气解大肠气滞,促进胃肠蠕动;瓜蒌、豆蔻仁、决明子具有化痰利湿、清热的功效;对于舌下发紫、老化的脸我喜欢用丹参凉血活血促进血液流动。在照顾过度的梦境的同时,可以安神宁神。第二次诊断时出现打嗝和胃酸反流。添加培兰是为了增强祛湿之力,去除枳实的强力。诸药配合使用,效果显着。同时,严先生还认为,适当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措施。

案例2

刘某,女,32岁。初诊:2007年3月2日。主诉:便秘半年。

现病史:大便干燥,3天一次,排便困难,月经前1周便秘明显,一般4~5天缓解一次。纳差,睡眠不佳,倦怠乏力,月经周期正常,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我购买了多种泻药中成药并服用,但效果不佳。

辨证:脾虚,气运不佳,气运不畅。

治疗方法:健脾理气,润肠通便。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赤芍12克、火麻仁15克、玉里仁15克、生首乌30克、瓜蒌30克、生黑芝麻30克、蜂蜜(粉)) 30克、决明子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第二次咨询:2007年3月9日,服药后2天大便一次。大便柔软,排便顺畅。上面用枳壳皮,使枳壳结出硕果。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第三次咨询:2007年3月16日,服药后,每天排便1~2次,大便质量正常,排便顺畅。我感到疲倦无力,偶尔头晕,排尿困难。我睡得好、吃得好。我平时身体虚弱,容易感冒。治疗以益气健脾、养血润肠、利小便为宜。

处方:太子参15克、滑石粉15克、生白术15克、枳实10克、生何首乌30克、决明子30克、黑芝麻30克、瓜蒌30克、蜂蜜(红)30克、鱼腥草30克伊尼亚·科达塔(下) 、当归6g、通草6g、泽泻12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大便变得顺畅,症状减轻。持续补气养血3个月后,身体状况有所好转。随访六个月未发现复发。

按 长期便秘多次使用无效。看来不是肠燥引起的。认为脾虚,气运不畅,行气不畅,府气受阻,血虚阴虚,不能濡润肠道,故大便干燥难解。经过。颜正华教授以养血理气润肠法治疗。方中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瓜蒌子、生黑芝麻、蜂蜜、决明子等均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肠气;当归、赤芍 养血活血。整个方剂简洁明了,疗效十分明显。服药后,大便通畅,诸症减轻。第三次诊时,严正华教授认为脾胃是后天疾病的基础。脾胃不健,则气、血、津液的生化来源不足。所以,以补脾胃为主,兼顾其他疾病,慢慢治本。经过3个月的调理,脾胃强健,阴血充盈,肝木旺盛,体质增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