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看古建筑必须先低下头

探索生活百科

从远处看古建筑,人们首先会看屋顶,看到斗拱和梁枋。视线上方的东西总是更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却很少有人俯视柱子尽头的风景。众所周知,那里还有各种有趣的事情。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末景”——柱基

柱基础,顾名思义,就是柱子的基础。它也可以称为顶石。是古建筑重要的石材构件之一。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柱基及柱子

柱基础的作用大致有三:一是增加柱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防止地面塌陷;另一个是阻挡地面湿气,保护柱脚雕刻各种图案,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

杭州南宋临安城太庙遗址柱基

早期的柱基多采用天然石材。汉代开始出现圆形、斗形的柱座,有的还刻有动物图案。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出现了莲花饰柱座。唐宋时期,柱基多为覆盆子。款式、雕刻图案更加多样;明清时期,柱基的形式更加丰富。

宋朝的

《营造法式》曾规定过石柱基的形状和装饰:“作柱基,其平方应为柱直径的两倍……若作盆,每尺为一尺,盆高为一寸。”

为什么要规定柱基础的尺寸和形状?事实证明,柱基础的尺寸相当于柱直径的两倍,这样可以保证柱的重量均匀地传递到地面,防止柱与地面直接接触。

至于树莓,更多的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在柱子和地面之间形成自然的过渡,在视觉上更加美观。还可以在覆盆子上雕刻各种图案。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石榴花、宝花、牡丹、蕙兰、云纹、水波、宝山、宝阶、地莲、倒莲、宝地等。安装莲花等

苏州芦之宝圣寺大殿,宋代莲花柱基铺地

从柱座的装饰手法上可分为素面、与地平、与地隐与地凸起四种,相当于我们现在正在谈论什么。抛光(线雕刻)、平面浮雕、浅浮雕和圆形雕刻。

我们来看看几种主要柱基础款式的真实面貌:

覆盆子柱基础

树莓柱基础是最常见的柱基础样式,看起来像一个倒过来的盆,所以被称为树莓柱基础。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金柱,盆式柱座

树莓柱底座可以素色、抛光,也可以在上面雕刻各种图案,如莲花、牡丹、卷草等。

佛光寺东殿唐代宝饰莲花柱基

江苏鲁智宝圣寺大雄宝殿宋代柱座:覆盆子式雕刻牡丹蜕变纹

翻转斗柱基础

斗式柱基础也是根据其外观而得名。这种柱基形似倒桶,故称倒桶式。其形状还可根据柱的形式而变化,成为方形、圆形或八角形。

翻转斗柱基础

翻转斗柱底座最常见的变体是吉形,四个角刻有四条腿,像茶几一样。有的柱基四柱上还饰有兽面等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山西阳城故宫斗柱基础翻倒

鼓柱基础

鼓式柱座因其形似大鼓而得名,也可称为“鼓形柱基”。

苏州网师园鼓式柱基础

这种柱基础的直径中间大,两端小。它轻便、美观、稳定。凸起的曲面上常雕刻有花卉、植物等图案。

鼓型柱座(表面雕刻瓜筋图案)

鼓柱基础一般高度较高,多见于气候潮湿地区的建筑物。

宁波报国寺大殿鼓式柱座

尾形柱基础

柱(zhì)是柱与柱基础之间的间隔物,起到隔潮、找平的作用。山墙形基础的地面以上部分酷似建筑物上的柱子,故名。发现,早期的柱子是商代使用的铜柱,以后各朝代都使用。

柱子的位置,图片改编自《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制石系统图1》

在福州华林寺大雄宝殿、苏州罗汉园等处都发现了早期的捍卫形地基。柱形基础在南方晚期建筑中也很常见。

福州华林寺大殿

苏州罗汉园堂宋代柱座:素色覆盆子八瓣柱座

须弥座式柱基础

须弥座式柱基础,又称“基座式柱基础”。须弥座起源于古印度。最初是供奉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演变为楼台形式。

承德普乐寺藏塔须弥座

须弥座柱座形状与须弥座相似,故名。中间画出的腰线是识别这种形式柱基的重要依据。

基座柱基础

LU

复合柱基础

随着柱基础的发展,造型逐渐复杂化。许多柱基础不再只是单一的形状。工匠们将多个柱基础组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柱基础样式,称为“复合式”。柱基础”。

晋城二仙寺组合柱基础:鼓式+倒斗式

组合柱基础常见组合有:鼓式+底座式、鼓式+树莓式、底座式+树莓式、八角型+鼓式等。

晋城二仙寺组合柱基础:鼓式+倒斗式

组合柱基础的表面装饰也丰富多样,有花草图案、鸟兽图案、人物故事等,非常精彩。

苏州罗汉园组合柱基础:桁架基础+盆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柱基础样式。现实中,古建筑的柱基样式较多,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也在小小的柱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比如雕刻成狮子形状的柱座,真是可爱又可爱。

狮柱基金会

下次参观古建筑时,试着留意一下柱基,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ID:atmuseum)

东方财经杂志东方文化杂志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