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封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十大宫廷政变

探索生活百科

  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层出不穷,要么是文臣武将发动的,要么是王室内部发动的,但一般来说后者占多数。这里的宫廷政变是指涉及皇权更迭、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政变。一些人在政变后继续维持自己国家的头衔,而另一些人则在政变后用外国姓氏取代了政府。历史上,大多数宫廷政变,无论是暴力还是非暴力,都与两个词有关,那就是权力和野心。

  现在,让我们从这无数的宫廷政变中选出对后来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十次:

  1。沙丘的变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环游世界,同行的有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太监中车府令赵高(?--207 BC)。回程途中,始皇帝到平原津(今河北省平原县附近)时病倒。到了沙丘台(今河北光宗),病大愈,遂为长子扶苏(?—公元前210年)写了玺。奉命“随丧葬于咸阳”,死于沙丘。当时扶苏正在河套督军蒙恬军。李斯担心弟子和世界发生变故,便秘而不宣,下令长途跋涉返回咸阳。赵高不但没有给扶苏颁布始皇圣旨,还怂恿胡亥、拉拢李斯合谋篡改始皇圣旨,下令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由于李斯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大臣,胡亥能否登上王位至关重要,因此赵高极力拉拢他,而李斯对权力和地位的贪婪也同样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当秦始皇文的尸体运到咸阳时,已经腐烂发臭。李斯、赵高等人一边哀悼、埋葬他,一边为胡亥登基做准备。此时扶苏收到假圣旨后已经自杀了。蒙恬被解除兵权并入狱。胡亥成功登基,成为秦二世。李斯仍担任总理,赵高升任郎中令。胡亥等人密谋篡权,史称“沙丘之变”。

  2。周勃救汉

  西汉建立者刘邦的皇后吕妃,是历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刘邦死后,先后有三位皇帝继位。然而路飞却利用自己太后的身份称霸朝堂。她甚至废除了刘邦不姓刘就不能称王的“白马之盟”,然后分封了大量的兄弟侄子。国王。

  吕后死后,周勃、曹参等人重新举起“白马誓”的旗帜,起兵杀吕。他们还废除了吕后所立的伪皇帝惠婴,立刘邦的后裔刘恒为汉文帝。

  周勃处决鲁国,不仅恢复了朝政和刘氏,而且开启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景之政”。

  3。王莽篡汉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举钧,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以东)人。

  刘盈,西汉末代皇帝,继位时年仅两岁。刘盈五岁那年,野心勃勃的王莽发动宫廷政变,迫使年仅五岁、还不识字的顽童刘盈下了圣旨,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从而结束了刘盈的统治。西汉215年。公元8年,王莽即位,国号“辛”。

  4。曹魏取代了韩

  公元175年,曹操提拔孝廉,任命他为洛阳都尉。公元184年,在东汉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任骑兵都尉。因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丞相。后历任东郡刺史、校尉、滇军都尉。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军。公元196年,他率军进驻洛阳迎接汉献帝。公元200年至207年,通过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了袁绍等割据军阀,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个王国。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公元215年,张鲁在汉中大败。公元216年,再次晋封为“卫王”,受封九锡,立皇旗,戴皇冠,出入时被称为景芝,并修建盘宫。虽然他名义上仍然是汉朝大臣,拥有朝野的一切权力,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力和权力,但他仍然没有凭一己之力建立汉朝。曹操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去世,享年66岁,谥号为武王。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汉朝灭亡,建立魏国,取代汉朝。中国重新进入分裂时期,拜曹操为武太祖。

  5。杨健换下周

  公元580年五月,周宣帝病逝,8岁的子文禅(周景帝)继位。杨坚,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以宰相“辅政”。 581年3月3日(北周景帝大定元年2月14日),杨坚废周景帝为桀公,北周灭亡。与此同时,杨坚称帝,建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为都,改国号为隋。他就是隋文帝,建元开国皇帝。隋文帝是一位有成就的皇帝。一方面继承了周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他废除了前朝的一些不良政策,稳定了局势,增强了国力,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宣武门的变化

  唐高祖即位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人中,李世民的贡献最大。在太原起兵是他的主意;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立下了最多的战功。李建成的军功不如李世民,但他只是因为是高祖的长子才取得了太子的地位。李世民不仅勇敢、足智多谋,而且麾下还有一批人才。秦王府中,有房玄龄、杜如晦等文学学者,号称十八儒;武术学者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名将。太子李建成自知威望不如李世民,心中嫉妒,于是联手弟弟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世民立下了许多功业,这让李建成和李元吉更加嫉妒,想方设法除掉李世民。突厥入侵中原时,李建成向唐高祖建议由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领北伐。唐高祖任命李元吉为统帅后,李元吉请求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将军及秦宫精锐部队置于李元吉麾下。他们打算把这些士兵搬走,然后杀了李世民。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状,告诉他太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他。唐高祖同意请兄弟三人一起进宫亲自查探。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率领精锐大军,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等待李建成、李元吉入宫。李世民在长安宫北门玄武门杀死了长兄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到了这个阶段,唐高祖再反对也是没有用的。他无奈,只得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判李建成、李元吉有罪,并命各府将士全部归秦王麾下。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将皇位让给秦王,自立为太上皇帝。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随后创建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府”。

  七张崔福堂

  公元705年,当了十四年皇帝的武则天病重。同为凤阁乱台宰相的张柬之、崔宣威趁机起兵,占领玄武门。他们杀了受武则天宠信的临台监张易之和淳官大臣张宗昌,逼迫武则天退位。立太子李贤为皇帝,恢复唐朝国号,史称唐中宗。不久皇位传给了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开元王朝”开始了。

  8。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一场兵变,目的是取代后周,从老友柴荣的孤儿手中夺取皇位,建立宋朝。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恭帝即位,时年七岁。一切检阅均在宫前进行,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结拜兄弟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慎其执掌军权。次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南下攻周。宰相范植等未确认真伪,紧急派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周军进军陈桥邑(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义(赵匡胤的弟弟)与赵普密谋发动兵变。将领们给赵匡胤穿上黄袍,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返回开封。京城侍卫石守信、王慎其开城迎赵匡胤入城,威胁周恭帝退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历史称这次事件为“陈桥兵变”。

  9。荆南之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去世,皇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即位后,朱允炆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成的建议,减少诸侯地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小到大逐渐削弱了诸王的权威。燕王朱棣在北方屡立战功。他智勇双全,有大谋,但兵力庞大,自然是削弱诸侯国的主要目标。当建文帝夺取燕王兵权后,朱棣决心以武力抗争。次年七月,燕王以请齐泰、黄子成改变“祖训”为名,起兵抵抗,并赐其师为“靖难”。经过四年激战,永乐元年(1403年),“靖难军”攻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朱棣即位,成为明朝的创建者。

  10。明英宗复辟

  明朝唯一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49年,蒙古瓦萨克部落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先头部队迅速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瓦萨克。由于指挥不善,行动迟缓,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被娲旗军包围,明英宗被俘。留守京城的兵部尚书于谦,拥立弟弟朱祁钰为皇帝(明宗),尊英宗为太上皇。一年后,双方议和,明英宗返回北京。明英宗在位七年。公元1457年,他在“夺门之乱”中发动政变复辟。于谦因“谋反”被杀,重回王位。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