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中国汽车城要瘦身做强

探索生活百科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已陷入破产保护。立志成为“东方底特律”的国内大城市对于汽车产业也应该有更加理性的发展态度。我们不能盲目建设汽车产能,而应该瘦身、求强。

  近期,广州将汽车产能目标大幅下调近三分之一,引起业界轩然大波,但这却是理性调整。根据新的规划目标,到2015年广州汽车产业汽车产能将突破300万辆,比原计划减少150万辆,工业总产值也将萎缩2000亿元至4500亿元。

   就在一年前,广州市提出到2015年将汽车产能从150万辆增加到450万辆,实施产能“倍增计划”。整个汽车产业总产值将突破6500亿元,比目前高出一倍。这一计划的迅速逆转,应该是受到车市放缓、日系车销量下滑、汽车限购等因素影响,但主要原因应该是对之前激进计划的主动修改。

  这也为国内大城市树立了榜样。再过两年,国内汽车年产销量可能突破2500万辆,但几个大城市规划的汽车总产量目标很容易超过这个市场规模。这说明,需要主动“瘦身”、降低目标的城市还有很多,广州并不是唯一一个。

  广州下调汽车产能目标后,将为企业异地扩张腾出空间,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按计划实施跨区域布局。与此同时,城市本身也从单纯注重扩大汽车产能转向更加注重塑造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广州市提出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到2015年,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批量进入国际市场,形成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国际先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要实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规模超过25亿美元,培育2至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汽车制造和物流中心。

  “从全国来看,随着汽车产业增速放缓,一些城市对汽车产业进行了大量投入,但发展可能并不如预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明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要充分评估产业风险。除了发展汽车制造外,一些城市还可以选择发展工业配套,也能从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分一杯羹。

  朱明洪也认为,广州汽车产业要适当延长产业链。目前,广州在汽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方面实力较好,但还应提高汽车金融、售后服务等产业环节的竞争力。行业内部要聚焦“高端”,既要成为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市场,又要增强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加强创新积累。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姚一鸣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汽车合资公司在拓展市场和产能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研发、供应链和人才在当地的发展,并加强整个系统价值链。 “推进本土化是国际化企业最基本的体现,要国际化,首先要本土化。”另外,要高度重视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年产销量已达2000万辆,真正到了抓住本土零部件发展的关键时刻。”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