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在安徽黟县旅行,西递、屏山、桃花源这三个地方,很值得看一看( 二 )

探索生活百科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西递早晨日出的这段时光,总是略过的十分快,转眼天空已经完全大亮,朝霞的色彩也完全退去,此时西递的人们,好像还都在睡梦,不知这样的美景,是不是早已进入了沉睡人的梦中呢?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第一次见到西递,是那天到这个古村拍日出。来之前,我就知道西递是徽派建筑最古老的代表,当然西递的宗祠文化、池塘、油菜花,还有西递的历史、西递的人等等我都很痴迷……

文章插图

西递——你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插图

西递这个名字,旧称西溪、西川,之所以改称西递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以前这里是交通要道,政府在此处设有驿站,用于传递公文和供来往官员暂时休息,驿站在古代又称为“递铺”,所以西川又称为“西递铺”。其二是,中国大地上的河流都是向东去的,而西递周围的河水却是往西流的,“东水西递”,所以西川也就被称为西递了。

文章插图

西递始建于北宋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文章插图

西递是一个由胡氏家庭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而形成的古村落。西递胡族,其先本姓李,唐昭宗李晔之幼子,因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公护带至婺源避难,后改姓为胡,取名昌翼。北宋年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深深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壬派分支在西递近千年繁衍生息的历史,故历史上就有“真李假胡”之说和“明经胡氏”之称。

文章插图

西递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并取得成功,在西递村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更使得西递村得到空前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多座华丽的住宅。
追慕堂,西递胡氏人家千年繁衍生息之魂

文章插图

追慕堂是西递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该建筑大体呈南北方向布局,祠堂大门方向朝南。 祠堂正面有两重檐,屋面高差很小,檐角高高翘起,有点象关羽关云长眉毛向上梢的感觉。我们来的时候,祠堂门前右侧和两个案板,案板上放着一些腊肉,祠堂与腊肉的画面,让我想说点儿什么,却又不知道说点儿什么……

文章插图

追慕堂的第一层立面是木栅栏门,当时我看到木栅栏的投影非常有韵律,于是就拍了下来。这层栅栏门像半透明的帷幕将祠堂外广场空间与屋檐下的祠堂入口似分不分的“相处”在一起。我猜想,当年胡氏先人在祭拜先人、协商家政时,或许将木栅栏门全部开启,甚至把门板暂时移走,这样,木栅栏这个“帷幕”仿佛就被“收起”,这时的祠堂入口处就瞬间变成了一个“主席台”,胡家的“头人”可以站在其中,面向广场上的胡氏族人,发表“重要的讲话”……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从入口走进去,绕过屏风,就是追慕堂的核心空间――方形天井和大堂,可见追慕堂的空间具有明确的序列感,从祠堂前广场经门厅到达方形天井到大堂,再从两侧进入后部的条形天井最终抵达供奉祖先的场所,这里空间层次分明。

文章插图

追慕堂的天井空间非常精彩。导游告诉我们,通常西递居民家的天井都为长条形,空间紧凑且高耸。追慕堂的中心天井却为正方形,檐口高约6~7米,屋檐下对着的地面由青石板铺就,排水沟围合成正方形且将内外分隔,地面中央有一圆形石水缸。这种布局被称为“四水扫堂”,也有俗语说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的屋檐围合了边长约5~6米的范围,而四周墙壁围合的空间边长约12米,光线从天空漫射下来,形成一个边长近8米的透明立方体空间,完整而清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